基礎訓的課程 法科的部分會有:行政程序法、刑法(包括貪污治罪條例)、政府資訊公開法、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公務人員保障法為大宗
當然其他還會附屬公務員服務法及公務員懲戒法或是人事考銓相關規範
基本上 我會認為這些科目對考人事或廉政的同學很吃香
至於為什麼我會先說法科呢? 因為如果是容易焦慮的人可以先上網看法條找感覺熟悉一下
還有因為我職系的關係 我喜歡先由法科下手
此外 除了法科之外 有許多需要分組實作的課程
例如方案管理及績效管理 還有不免俗的公文寫作的課
上課有機會就要好好參與討論加入練習 因為測驗就是考實作的東西
還有第二點就是大家關心的如果要住宿要帶些什麼? 20吋行李箱就夠了 還有一個後背包(裝書用)、口頭報告那天要穿著的襯衫或洋裝
除了個人物品外 基本上文官學院該有的都有 你沒想到的也有 XD
有健身房、卡拉ok房、戶外運動空間等 真的讓我超意外 這是飯店管理嗎?
用餐的餐具一定都是消毒過的
甚至是對於學員寢室的清潔也不馬虎
但就是要乖乖照著輔導員交代的做 不要讓清潔阿姨難做事就是了
第一週
本週任務 : 訂好主題與子題 並且交出小組分工表
我們這屆比較特別的是因為新冠肺炎(武漢肺炎)避免群聚
所以取消了"開結訓典禮"、"跑班上合堂課"、"跨班專題討論"等部分
還有聽說之前都是吃"合菜" 現在改為用"餐盒"裝
吃飯是各自拿回已分配好的梅花座位上吃 而且絕對絕對不能講話
另外 還有一點非常值得說的
文官學院的菜色真的都很好很豐盛 八菜(雙主菜)一湯 還有飯後水果!!
OK 進入正題
報到非常簡單 不用特別帶什麼 人到就好
文官學院現在不給"包包"也沒有公文製作的書(編在課本內 但內容跟以前的不太一樣) 只有給教材跟筆記、識別證、筆
開訓後就是輔導員交代各事的時候 所有在文官學院的規則都會說明
文官學院真的是個非常守規矩的地方 所以真的要照著輔導員說的做 有事也是找輔導員
一開始的受訓節奏就非常快 第一天就算你是邊緣人 也一定會讓你開始跟組員討論專題
第一天就會接觸到怎麼搞定專題、專書測驗等測驗
總之 第一天接受到的資訊量會非常龐大 也因為資訊量非常多難以消化 所以自我介紹是留到第二天
第二天開始正式上課、正式上台自我介紹
且在這天幾乎就要先生出專題的主題包含子題
被我形容為跳過相親的節奏直接訂婚
跟組員根本彼此還不熟悉 XD
在生出要上台報告的題目前 你將會和你的成員瘋狂的討論
其實做專題的時間只有短短"兩週" 蠻多人都會下課留下來繼續討論
不過我們這組效率很高 只有留下來討論一次 而且就到晚上六點而已 不像其他組還會留到很晚或是利用午休時間去討論 XD
先說說大魔王專題研討(輔導員會叫專討)吧
重點是主題跟子題(副標)的連結性
太多人選定主題以及子題後 往往本末倒置開始瘋狂地做子題的個案分析 而非兩者的關聯性
在我的認知看來 主題就是"大前提" 而子題則是"小前提"
子題分析只是要讓講座更明白或是佐證你們組對於主題的論點
以及思考一下為什麼要在打散職系的基礎訓讓你們做專題?
去想想長官的用意是什麼? 就是希望各職系能用自己的專業以及該職系的思考邏輯去看待專題腦力激盪出不同的想法
講座(評審)也明白學員們只有短短兩周的時間專題能做到什麼程度 不會太為難同學 但也別做太隨便
所以我常跟組員說開心做專題就好 別為了專題搞得都沒休息時間
專題的評分重點還有一點就是:資料的正確性
在做專題的過程中 其實常碰到資料蒐集上的困難以及就算有了資料要用什麼工具去分析的問題
還有因為主題都是涉及政策問題 時常要去跟機關或是國營事業要資料 資料的取得這部分的確是蠻困難的
國圖(國家圖書館)有很多資料可以查詢 建議可以去國圖走走
上完一週的課後記得上網填寫"綜合評估意見調查表"
第二週
本週任務 : 交出書面報告
因為要說得太多了 但就簡稱專題地獄吧
第二週的主戰場一樣延續第一週沒做完的專題 當然課程進度還是會繼續走
各組幾乎都進入沒時間管其他人的狀態 XD
中場下課就是專題 午休就是專題 下了課結束後還是專題地獄 (無限Loop)
第三週
本週任務 : 專題研討的口頭報告、上網填寫學習心得
我們這組在交出書面後 整個大解放 一直在討論要去哪裡玩才好 XD
認真說起來我們準備口頭的時間真的很少 而且我們這組自由度很高 報告也都走隨興風
身為組長的我也不太管組員的報告應該要怎樣 只會盯幾個點而已
課程安排考慮到最後一天的口頭報告 所以這禮拜的課表會多出很多分組報告的時間
這週開始 不少組會開始帶開到別的地方去練習報告或是討論
跟前幾週在教室的情況比起來 這禮拜氣氛更為嚴肅些
我們班是前一天會模擬口頭報告
教室會布置得跟當天要報告的場景一模一樣 只是講座的位置是輔導員擔當
走大概的流程一次 連報告順序的抽籤以及問答都有(但就抽兩個意思意思)
各組要按照抽到的順序趕快照座位表入座或是報告結束後的交接 這些時間都要盡快不要拖延因為會影響到下一組上台報告的時間
但真的口頭報告的那天 一組的時間就是一堂課
早上3組 下午3組
良心的建議是抽籤抽在早上場的順序最好 容錯率也高
因為到下午很多下午的組會專心於自己組的報告而忘記問問題
我想很多人好奇的是問問題的部分
提問跟回答都是算入"個人"的分數 但不是問越多越好 一切看講座
上台的組別可以帶手機跟書面資料(或是大家套好的題目跟回答)上去 手機不要滑的太誇張
提問的人與回答的人要看講座要不要指定
我們班是提問、回答都是講座指定 所以不會出現"選我選我"的混亂場面
題目至少要準備到10題或以上 基本盤是8題 我們的講座不會對我們提問 是以同學對報告組的提問為主
但下午場的講座會限縮範圍 暗示同學不要問"白癡"問題 例如:剛剛你們報告內容 可以詳細說明嗎之類的這種"是什麼"的問題
如果時間充裕 講座會開放自由提問與自由回答 (但整天下來 只有我們組報告時有自由提問與回答的時間 我們組真的很有效率 XD)
還有套招時的題目要考慮到報告組報告的內容順序提問 不然會排擠到後面同學的問題
第四週
本週任務 : 專書心得寫作與結訓測驗
這週開始就已經脫離小組的分數 開始是個人讀書的義務了
專書心得比較沒什麼困難度 可以OPEN BOOK
就是把心得抄上去 可以摺頁數
但記得不要黏貼任何東西 標籤紙、便利貼等
考完結訓考(測驗)的感想是:看學長姐留下的考古題、共筆根本不夠
雖然只有25題 但真的考很細 而且對技術類科的學員很不友善
認真看課本 認真看課本 認真看課本
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其實上課的講座教授的東西跟最後你在考卷上看到的考題沒有關連性
有些講座習慣用自己的投影片上課根本不會照課本講 但考題都是從課本出的 不是講座出題
縱使老師照課本上的教 課程時間也不見得足夠讓講座
不負責任說法就是 不用太認真上課 我都把上課時間拿來讀課本的東西 選擇分數96 供參
實作題共兩題 一題方案管理結合績效管理出題 (KPI、魚骨圖、SWOT、6W2H1E、矩陣分析等都可能出題)
再來百分之百是公文 永遠考"簽稿併陳"
考完也沒太多時間開心 因為接下來的一天就是結訓日 TT
結訓日其實也沒幹嘛 看似雞肋 但不可能考完試後沒個總結就大家SAY GOODBYE吧
結訓日就是為了這樣的存在 會比表定時間還要早結束
這天的內容看帶班輔導員風格 不免俗地有些輔導員會分享在職場上的經驗或是學員分享受訓心得
我們班則是有準備表演
基礎訓基本上就是讓各個職系的人去交朋友 很多人可能就相處這個基礎訓的時間 以後很難見到面了
雖然本篇文章語氣看似輕鬆 不過基礎訓現在是會刷人的
最後
如果你真的是很怕被刷掉或是自覺自己對筆試科目不在行的
有一條路:自願當幹部
幹部有正副學員長、康樂股長、小組長等 當什麼長這類的都可以幫自己加點分
筆試不要空白 至少要寫東西在考卷上 不然輔導員也很難救你
祝大家受訓愉快 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