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 以下進入問答時間

 

Q:要不要過與世隔絕的生活?

 

我想這問題的意思應該是指兩個:

1、要不要斷開跟3C產品的連結?

2、要不要先暫時不要跟朋友有聯絡?

 

先講一下兩個問題的共通點:就是都會占用到你讀書的時間

「盡量讓自己的生活簡單」 我自身在準備考試的時候只有非常非常少數的朋友才知道 大概是5根手指頭都數得出來的那種 大原則一向都是:不要讓自己的外務干擾到自己的讀書計畫 其他的時間隨便你愛吃、喝、嫖、賭都隨便你 甚至出國都沒關係 進度補齊就好

 

再針對各別問題回答 第一個問題就是:我認為不需要 因為現在很多老師或出版社、補習班都有粉絲團 上面時常會有新資訊 比你自己去一個一個科目找還要快 所謂的斷開連結是指:減少或最好不要玩遊戲、看劇

我自己也會玩一下遊戲 但時間都控制在十分內可以結束的那種 大概就是蹲馬桶打發時間用的這樣

 

第二個問題其實跟第一個問題差不多 我自己的做法是偶爾會用通訊軟體問候或聊天 但不要讓聊天占用到你太多時間 適時的放鬆跟連絡是有必要的

知道我在準備考試的朋友(其實不知道的朋友也適用)如果要約見面 知道我在幹嘛的朋友 我會先大概說個時間 讓他知道我大概會忙到什麼時候 那段時間內很抱歉不能見面 但一定會讓他知道我還是有在關心他還有我忙完的時候是什麼時候;不知道的朋友我就冷處理 反正也不是什麼重要的人 放著自己就會消失了 XD

 

考試這條路很孤獨 很多事情都只能自己來自己吞 國考並不是人生的全部 不要搞得最後考上連跟你一同慶祝的人都沒有

 

Q:讀書要在圖書館、K書中心 還是在家?

 

能讀得下書的地方都是好地方

 

Q:如果在讀書期間 感到倦怠了怎麼辦?

 

說實話 人是肉做的 不可能跟機器人一樣24小時都保持一樣的精神跟體力

遇到讀不下書的時候 如果是身體的累 就直接上床躺平! 再撐下去一點意義都沒有 反之 如果只是心態上的累 我會開104 看看那些屎缺 然後再看看自己的網誌那些面試滿肚子覺得自己懷才不遇的經驗 在心裡想著:哈哈哈! 那些認為我不夠強、不夠好的人 看著吧! 我會爬上去的 誰稀罕你那種屎尿工作啊!!

腦海時常會想起程明的話: 身為考生 你夠努力了嗎? 否則你憑什麼上榜? 你憑什麼唉聲嘆氣啊?

 

最後 引用一本我很愛的題庫書(這是一本現行考銓制度與公務員法解題書)作者序的一段話:

吾人應該要像農夫一樣,只要專注當下,把一根根的秧苗插好、再插下一根......相信縱然桑田廣袤,立身回首起風時,總會有綠波滿溢而蕩漾的一天。

 

Q:考前練筆? 只要面對 就會進步 ​​​​「別放棄 給你自己一次機會」

 

如果有一件事至少可以讓你減緩上考場的焦慮、緊張與不安感 那麼花那一千多的報名費 值得!

 

好的! 我們的問題要進入討論練筆的重要性了 睡覺的又可以起來了 XD

 

補習班常聽到 國考版常看到的「練筆」就是所謂的找與自己本命(主要的類科、希望就是該類科考上的考科)科目重疊性高 只差幾科不同考科的類科報名練筆可以不用每科都要寫 也可以挑自己想練的科目去考就好

 

關於練筆這件事我真的非常推薦! 非常! 如果經濟、時間允許 「臨場感」往往是決定你在考場上表現好壞的關鍵 但臨場感卻也是補習班模擬考或平常讀書無法比擬的

 

練筆的好處不僅可以讓你知道自己在考場上有多少時間思考(審題+大綱+答題架構)外 也可以幫助你了解自身對於看題目找爭點的能力是否足夠(或不足)、可以寫出多少字、寫字速度與時間的分配 而且 往往越靠近你本命考試的練筆 出題趨勢也就越接近 最重要的是 我覺得也非常好用的一個技能Get! 即「瞎掰」的能力 這邊的瞎掰指的不是隨便亂寫的那種 而是在考場的高壓環境下 產生出來「加料」版的答案

我從來不鼓勵朋友做考古題的時候要寫多 因為我都說:你在考場上 會「自動加料」 篇幅與字數根本不是需要擔心的問題 唯一需要擔心的是紙不夠寫!

 

我曾看過一位考上律師的心得文 她就提及到了 因為練筆練的太習慣了 當拿到考卷的那一霎那 一點都不緊張呢~

 

Q:答題時間分配及寫字速度?

 

字可以醜 但寫字速度真的不能慢

 

一開始我是考前一個月開始抄題庫書內容來練習寫字速度 後來的幾次是採練筆形式 幾次下來速度大概就固定可以寫多少篇幅的字 甚至最後上題庫班時 也沒再特別去練速度 只在意老師改的考卷可以快點發回來 QQ

 

Q:在考場上當場進入監護、輔助宣告狀態? (看到題目不知從何下筆) 論掰的能力?

 

準備心得中有提到 平常多關注新聞時事或是參加補習班講座 可以增加自己瞎掰的素材

考場上就以「這個好像有印象」這種想法去答題 從大原則、上游概念去推敲相關周邊概念

反正原本就不會的題目 有寫有賺到

 

Q:答題篇幅?

 

普考大概:1又1/3頁 ; 高考:1頁半或再過去 (除了行政法、行政學)

 

高考行政兄弟科目篇幅:2頁半

時間分配上:選擇題30分鐘內解決 剩下時間給兩題申論 兩題申論一定有一題是會讓你「出乎意料」的題目 另一題則是基本中規中矩題 所以剩下的時間中 一定要給前者比平均時間再多的時間去寫

 

我的話是:50分鐘 40分鐘

 

Q:推薦的考試用筆?

 

我是用三菱UNI 0.38的藍筆 文具店都買的到 在考場上也很常見

國考版一堆國考神器 每個牌子(例如:無印、斑馬、櫻花?)看起來就是寫字又快、又滑順、又舒服 但我都沒有買 原因無他 因為我用習慣了~~

 

這邊還是可以建議一下 筆徑範圍在0.38-0.5之間的筆都可以 顏色:黑、藍

百樂的果汁筆也不錯好寫格也親民 我自己也有一組 但我就是不喜歡百樂的顏色...

 

還有一點很重要 平常可能不會去注意到的小細節 就是一定慎選立可帶啊!!!

有些立可帶黏著度沒有很好 很容易一塗筆接著寫下去 塗的部分整個糾結在一起 我很難形容的很清楚 白話版就是立可帶會被筆尖「掀」、「勾」起來

 

Q:每科/每周練申論?

 

如果老師是會出作業的類型 法科我一定會練一題 學科我會看情況擇一

後期因為閻王班會每周寫刑法、刑訴各四題 一個禮拜下來共八題 頂多心情好再多寫個社會學(或行政學)作業

熟悉自己的答題板模後就沒再寫申論 因為寫字很浪費時間 不如多看幾題新題目練腦

 

Q:沒事聽上課錄音檔可加強記憶?

 

反覆學習可降低記憶的喪失 但沒時間的人不建議反覆聽錄音檔 不如猛攻題庫書比較有效率

 

Q:是否每次上課一定要問老師問題?

 

不用!

 

很多上榜文可能會提到自己很常纏著老師問問題最後考上愛與勇氣的故事 但想想問個問題要排好久的隊 再說 前面我也提過典委不會去看你平常有沒有很認真纏著老師問問題 我個人是覺得沒有正相關啦 如果問個問題可以增加自己考上的機率那補習班應該每個人都考上了

 

請確認自己的問題是不是有思考過、符合考試取向(非做學問)再去問

 

Q:課本內容好多都背不完怎麼辦?

 

韋伯老師曾有個比喻:同學們看小說或一本書的時候 看完後如果問你這本書在講什麼 你都可以回答得出來 但如果換種方式問你 第幾頁的內容是什麼 你就答不出來了 對吧? 準備國考其實也是相同的道理 就跟你看小說一樣 看過就會有大概的印象 所以重點不是在於把內容背起來 而是讓它有印象 你們大學時期考前抱佛腳 不會是去找教科書來看 反正你也看不完 應該是會去找學長姐要考古題 因為你不會 所以你會從題目去找答案 之後你會發現:哦~ 原來考來考去就是那些 所以不要想去背課本(題庫書答案)

 

一本那麼厚 你有好幾科 要背到民國幾年 XD

 

Q:解題書或題庫本內的題目解答都寫得又細又長(內容多之意)的 我都沒有辦法寫的跟擬答一樣?

 

時間跟限量都是殘酷的

套一句周訪搞笑的話:你會跟典委說 我這答案先拿回去寫 六個月後再給你嗎?

 

題庫書上的擬答並非是老師在真實的考場上寫的 皆是經過一段時間撰寫之後才交稿給出版社 擬答都是「事後」才生出來的內容 作者為了呈現上的美觀或是完整性一定會一修再修 但在考場上沒有那種時間!

 

再次呼籲千萬不要去相信題庫書擬答字數 不要全部背 也不要被嚇到以為要寫出那麼多才有分數 考場上普遍要寫超過800字以上很困難!!

 

篇幅只是理由交代多寡的問題

「考點之所在 高分之所在」 打到考點就算寫個三五行 照樣能拿高分!

 

Q:考前心態?

你都付錢報名了 就是當公務員的命

就算名額只有一個 那個人也必定是你!

 

「去考贏一半」 多的是連戰場都沒膽踏上的人

不要把對手想的太厲害 自己嚇自己過度緊張

 

上榜的前提就是要報名 上考場寫答案

如果打從一開始就不認為自己會考上 那你乾脆一開始就別想著考國考

也不假設自己如果要成為考上的那個人需要具備的能力跟拼到什麼程度的決心

如果是抱持這種心態 大概一輩子也等不到上榜的那天

 

Q:考試的時候寫錯法條條號 怎麼辦?

 

國考版上常說什麼基本的重要的條號寫錯就如同國文老師看到錯字會自己跳出來的感覺一樣 說是大忌

 

這點我想澄清一下

我自己本身也是有寫錯條號的經驗 考完當天晚上才知道 不過我是寫條號外也有寫條文內容

最後那科分數也是有7X 是我科目裡少數高分的科目

 

所以我想可能的原因有:

典委改題真的就是掃一下就過去 加上條文內容有寫出來 他知道你在說什麼 可能在改分上不會太嚴格 也可能是那次給分比較鬆

 

相同的話題要延伸到行政學答題寫錯方向

行政學是個給分很有趣的科目 我的觀點來看 基本分是10分(寫錯、寫歪或是有寫但答題不漂亮、寫少)

有次真的很確定我是寫錯 例如我把審計、決算的階段順序寫錯 但那次出來也還是高於基本分 又或是地特的典範移轉題 我誤寫成亨利的典範 而不是題目真的要的典範 我那次也是很擔心 想說題目整個全毀 後來想想 只是寫歪方向也還是有到寫典範 不算全錯

最後 那題拿了我預估的基本分10分

 

所以 申論給分的方式真的很謎 在考場時間有限不要苛求自己的答題很完整

時間到了 自然會上榜~

 

Q:最後 有什麼話想對考了好幾年的考生說?

 

從0到上榜 你缺的只是臨門一腳!

 

我曾在國考版上看過一篇身障四等一般行政的心得文 身障的題目有多刁大家應該都心有戚戚焉且原PO考了不只一次

一開始的差分是1分 排名是當年22名 結論是落榜

後來原PO做了一件事 我覺得這件事非常非常重要卻也毫不起眼

但就是因為多了這件事 把這距離錄取標準臨門一腳的差分補齊了

 

原PO所做的不過就是加強弱科 然後就上榜了

 

我想說的是

公職考試才沒有什麼佛系國考生

在這社會上要個一官半職的位置都要用盡全力、頭破血流的去爭

資本主義的社會容不得有什麼失敗的機會 因為失敗需要成本

 

考到一個階段真的要認真檢視自己的弱點在哪裡 誠實面對自己

一直考下去並不會讓你上榜 有策略跟正面面對問題才會

 

國考版上很多文會引用「時區理論」的文章 在此不贅述

早點讓自己進入自己的時區 才對得起自己逝去的青春、口袋裡日漸消瘦的錢包

你一定也是考慮了很多因素 放棄了現在的安逸玩樂生活 選擇踏入國考這個火坑

不要放棄 就當那個考上的人!

以你努力的程度 你人生最壞的結果 也不過是大器晚成 ​​​​

 

感謝段

 

不免俗的 要謝謝家人

 

還有 身邊知道我在考國考的親近朋友、辣粉、謝肥、知心

謝謝你們 在我每次在榜單上找不到自己名字的時候

替我撐傘 陪我在雨中一起淋雨

 

最後 想說聲抱歉的是 家人時常要忍受我突如其來的負面情緒 雖然不斷有所爭吵

就算這樣也沒有放棄我

對此

我真的

很感謝也很抱歉

 

 

 


arrow
arrow

    ¥韓國女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