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宣布攜手奇美實業,在全球最大的區塊鏈信用狀平台,完成台灣首筆真實交易試行,這也是全球第一個橫跨歐亞的區塊鏈信用狀交易。


從五天縮短到一天之內完成,且大幅提升交易的安全性。除了快速、安全性提高,對進口商來講,還可節省「貨物比文件先到」時所需的倉租費用,有利其提高生產效率、快速搶市。


進口商必須出示船公司或航空公司開立的提單才能領貨,不過,當貨品出口,船公司或航空公司會把提單交給出口商,再由出口商透過押匯行、開狀行,層層轉交給進口商。進口商得先支付款項給開狀行,才拿得到提單,因而可能出現貨物比文件先到的情況。此時,貨品必須先寄存港口或機場,衍生倉租費用。實體文件的層層傳遞,不出錯平均約需五天,如果文件出錯,來來回回時間更加可觀。


區塊鏈技術具有多方協作、清楚溯源、難以竄改等特性,中信銀行與奇美實業合作的區塊鏈信用狀交易,由奇美出貨給波蘭的進口商,中信銀行擔任押匯行,荷商安智銀行(ING)擔任開狀行。


上述交易是在一個由八家銀行共同建置的區塊鏈信用狀平台進行,八家銀行包括:中信銀行、滙豐銀行、荷商安智銀行、渣打銀行、法國巴黎銀行、國民西敏寺銀行、瑞典北歐斯安銀行、泰國盤谷銀行,使用金融區塊鏈聯盟R3的Corda技術,是目前全球唯一橫跨歐、亞兩洲,整合多個數位文件解決方案的區塊鏈貿易融資平台。國際大型企業如美國糧食商嘉吉公司(Cargill)、印度跨產業集團信實工業(Reliance)、澳洲礦業公司力拓集團(Rio Tinto)、中國深圳兆馳電子等,已利用該平台試行交易,貿易遍及13個國家。

 

 

 


 

///延伸閱讀///
信用狀交易要全面數位化下的難題


信用狀交易要透過區塊鏈技術做到全面數位化,包含信用狀交付與提單交付兩個層面,前者目前透過SWIFT系統、已經標準化;後者因各家船公司或航空公司的文件長相不一尚無全球標準格式,想大量數位化推廣,還需時間。

 

 

 

 


arrow
arrow

    ¥韓國女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