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對國內產業造成衝擊,因應後疫情時代來臨,

臺北市長柯文哲將在明年2月提出產業轉型政策白皮書,將評估發行「數位基礎建設公債」,投資臺北市的數位基礎建設,帶領臺北市推動數位轉型。北市府即將辦完9場產業轉型論壇,蒐集民間業者對未來產業轉型的看法與建議,白皮書初步規劃將包含「零接觸服務」、「宅經濟發展」、「數位創新轉型」、「人才培育」和「產業輔導」等五大策略。


北市府各局處從自己主政的零售、科技、觀光旅遊、教育、體育、文化、交通、健康醫療、勞動新關係等領域出發,透過論壇集思廣益,提出未來因應「新常態New Normal」的產業轉型做法,後續北市府的施政主軸或制度設計,都必須要跟上這個新常態的思維。所謂「新常態」就像暴雨是未來氣候變遷的新常態,人類必須學習與水共存;流感也是未來流行性傳染病的新常態,在疫苗未普及化前,也要學習與病毒和平共存。人的行為模式因為疫情會發生一些改變,例如社交互動方式、工作與生活混搭、適應數位消費、重視公共衛生與福祉,人群活動意願也降低。為了因應這些新的行為模式改變,產業就必須面對轉型找到新的利基點,以滿足新生活型態的需要。


政策白皮書的策略包括「零接觸服務」,加速推動電子支付,就是不希望民眾去臨櫃繳費,最好是直接線上繳納。他也以智慧停車為例,最好是車子停好,同時也自動完成繳費,而不必再跑一趟超商櫃檯;目前北市在信義路試辦的無人公車,也是在減少司機接觸大量不特定群眾的風險。


此外,北市府開始推出以「臺北通」作為市政服務延伸及市民身分識別的載體,市政延伸性服務數位化(例如:結合區塊鏈技術 i-drawing的抽籤服務),以及進出場館實名制的方式,這些都可減少民眾接觸,更是零接觸服務的轉型契機。


宅經濟發展包括運動中心社區化及虛擬健身房(UNI GYM)、運用AR/VR技術發展市民之育樂,包括觀光及藝文活動,提供安全數位服務環境、提供居家辦公者、物流配送者新的工作規範。


數位創新轉型包括建立產業平臺促進產業新興科技產業加值應用、建立商圈戰情平臺,協助廠商導入電商並獲取相關技術協助、提供育成及創新場域,形塑重點產業聚落、扶植健康產業社區化,建置老人樂活社區。


在人才培育方面,透過數位學習培育新興產業需求人才,特別是數位人才在產業界相當搶手,都不用怕找不到工作。為此,北市也打造虛實整合的親師生學習平臺,例如智慧校園、數位閱讀、降低學習數位落差。


輔導產業應用數位科技,發掘目標客群需求,以及設計差異化產業推動策略,輔導安心旅宿、安心飲食,提供產業轉型獎勵機制。陳志銘說,臺北市的防疫旅館做的相當成功,為了推動觀光旅宿業的轉型,北市府也配合交通部觀光局推出安心旅遊自由行旅客住宿優惠補助1千元方案,並徵募「安心旅宿」近400家,提供旅宿業自主健康管理檢查(16項)及優化項目(8大管理原則35項),使旅館在從公共衛生、消防安全、消毒防疫等一次安心到位。

 

 

 


北市府要如何具體落實這些白皮書的政策呢?
市府的預算大餅是有限的,在不排擠其他預算的情形下,發行數位基礎建設公債是一個可以評估的方式,透過「專款專用」來投資臺北市的數位基礎建設,帶領臺北市推動數位轉型。


什麼是「數位基礎建設公債」呢?
就是向大眾出售政府保證的儲蓄型金融產品,將這些額外儲蓄重新導入經濟系統,為數位基礎建設募集資金。

 

 

 

 

 

 

心得

看看這波疫情除了蔓延一年 還毫無任何解方外 現在疫苗的施打成了一大隱憂 對於社會、經濟以及民生的重創當然是不言可喻 連帶促使公部門僵化的腦袋必須得活化跟上疫情的變化

 

 


arrow
arrow

    ¥韓國女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